第43章 賣茶 ◇
關燈
小
中
大
◎一批茶賠在手裏了◎
短短幾日, 夏國上下討論的都是科舉的事。
普通百姓也不過就是湊個樂呵,字兒都認不全,哪裏敢登門考試?也就唯有那些熟讀詩書的, 才升起了要去碰一碰的念頭。只是這考試也是頭一次, 誰也不知道屆時會有多少人參與,考卷難度幾何。
可不論如何,總歸還是個機會, 若是錯過了,誰曉得往後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?他們可都聽說了, 如今朝廷正是缺人的時候,一旦考中,必定能立馬授官。
反正不管肚子裏的墨水有多少, 這些人總覺得自己能考上,更有甚者, 已經想好了自己要去哪個衙門了。
對於寒門學子來說,這無異於是一飛沖天好機會。而對於先前捐錢的商賈以及五州等地的百姓尤其是商人而言,這驚喜來得更大。士農工商,這是他們不可逾越的鴻溝。如今自家子弟若是能高中, 便能徹底改換門庭, 這對商賈的誘惑無疑是巨大的。
為此, 蕭瑾在夏國商賈之中的地位迅速上升,就連新收覆的那五州之民, 也開始對這科舉期盼了起來。
以前在齊國, 可沒有這樣的好事兒呢。自從歸入夏國之後, 先是免了一年的徭役, 後又直接對他們五州才行開恩科, 這說明什麽?說明夏國皇帝看重他們!
只要當今皇帝器重他們, 那他們還愁什麽。原先準備溜走的商賈們也不願走了,在哪兒做生意?不是做生意呀,他們又不是什麽死忠之人,沒必要因為齊國就離開了自己的故土。
誰當皇帝,對他們來說不是一樣的嗎?
他們尚且如此,更有那些無緣參與此次科舉的商賈也潛移默化地被影響,甚至開始暗暗期待朝廷什麽時候再缺錢。若是再有捐錢的好時機,他們一定要捐,大大方方地捐,傾家蕩產也要捐!全捐了,沒準兒還會被授個伯爵呢。
因為這兩道聖旨,一連幾日,夏國百姓都在津津樂道。
不過這科考也不是誰人都能考的,娼、優、隸、皂不可參加科考,這是朝中一致商議出來的結果;盡管蕭瑾對商人沒有什麽歧視,但是張崇明幾個還是不同意商戶子參加科考,所以工商雜類一律也不得參加常試。
蕭瑾對此不是很滿意:“既然要考,便不該定身份,無論貧富農商皆可考試。”這是公平問題。
張崇明卻一直持反對意見:“士農工商,自古便有貴賤之分,當然要區分。”
蕭瑾表示這可忽悠不到他:“士農工商一開始提出來的時候可沒有貴賤之分,只是社會分工,正如管仲所言:士農工商四民者,國之石民也。”
張崇明竟然感覺有些欣慰,他們這位從不愛看史書的小皇帝,竟然也能文縐縐地說出這兩句了,實屬不易。
不過張崇明還是不同意就是了,“這是其本意不假,不過歷朝歷代發展下來,以四類區分貴賤也是不爭的事實。倘若工商皆本,與士大夫平起平坐,那還有多少人願意入仕當官兒?”
說一句更不好聽的話,水至清則無魚,倘若當官兒什麽都不能做,什麽也沒有,還有人願意當麽?
蕭瑾被繞糊塗了,一時間也沒來得及反駁他的話。
後來仔細一想才覺得不對。
他被張崇明給繞暈了,他要的只是考試的平等,又不是想取消士農工商之分,扯那麽多幹什麽?這個張崇明,實在是詭計多端。
不過好在他還有個恩試。
可這恩試卻也不是年年都考的,且上一次那些商賈也確實捐了不少錢,新收覆的五州民心不穩,尤其需要安撫,所以恩試中間對於身份的規定倒也不是非常嚴格。
若是嚴格的話,又豈能讓那些商人死心塌地替朝廷賣力?
夏國這番變動沒多久就傳到了其餘三國。
齊國皇帝忙著跟袁征鬥法,聽到這事兒的時候壓根沒當做一回事。
齊皇對蕭瑾深惡痛絕,因而抨擊道:“這些跳梁小醜又在準備新鮮玩意兒,看他們能折騰到幾時,能將夏國徹底折騰散了才好!”
齊國朝野內外也都是看笑話的心思。
論述真才實學,他們可是孔孟之鄉。夏國竟敢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搞什麽科舉取士,笑話,能選到什麽好貨色?
燕國那邊卻覺得這法子聽著不錯,想要繼續觀望觀望,若是這回科舉辦的好,那回頭他們拿來用一用也無妨。
至於蜀國,蜀國這麽多年也是偏安一隅,視覺的此番新奇,但也不打算學。
這科考一事,蕭瑾交給了韓仲文。
禮部那頭還是有不少人能用的,鑒於韓仲文也是頭一次安排這樣的事,蕭瑾還將顧淮南也安排到他手下做事兒。
韓仲文提醒:“聖上,小顧他們如今可是工部的人,您將他調到禮部,是暫且調來呢,還是往後都在禮部?”
蕭瑾道:“暫且借你用用的。”
韓仲文沒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,他以為,聖上十分看重顧淮南呢,原來也不過是嘴上看重啊。真要是器重的話,豈會讓他留在工部?
蕭瑾看出了他的意思,便道:“悔之聰慧過人,行事沈穩,朕打算把他放在吏部。”
若是可以的話,他恨不得直接把吏部尚書讓給他坐。
當初李廷芳下獄的時候,也就吏部那群人蹦噠的最厲害,為首的姜明更是了不得。這些事他可都記著呢,當時沒發作,不代表往後他不會追究。吏部那些人有一個算一個,他看著都不順眼,早晚是要大換血的。
蕭瑾說完,又吩咐:“這事兒你自己知道就行,別往外傳。”
韓仲文應下,心裏卻想著,您連讓顧淮南去吏部幹什麽都沒告訴我,我還能跟誰傳?
“這科舉一事牽扯甚遠,如今四面八方都盯著,丁點兒都不能出錯。考卷、考場、考官這些,都需提前謀劃部署,不能有紕漏。每一個參加考試的考生也都需出身清白,可別讓外頭的探子混進來了。諸事繁多,還請韓尚書多多費神。若有什麽拿不準的地方,隨時來尋朕。”
韓仲文連連點頭。
他肯定是不會客氣的,別說拿不定主意了。若是缺少人手,他一樣要找過來。京城的科舉之前,還有府試。兩場考試,意味著要準備兩撥人手,且常試與恩試考核的內容還不太一樣,恩試聖上欽點了算學,須得多加一門課。
韓仲文盤算了一下目前的人手,覺得夠嗆。
從蕭瑾那兒出來之後,韓仲文便開始忙起來了,不僅是他,整個禮部都開始忙得暈頭轉向了。韓仲文本來以為自己會手忙腳亂,不想有顧淮南幫忙後,許多事兒都化繁為簡了。
別看顧淮南年輕,處事起來卻十分老練,一個人可頂十個人用。
韓仲文自己用著高興,便想著從蕭瑾手裏把這個人才給要過來。結果要了幾次都沒要到,可把他憋屈壞了。
每次他都還沒開口說什麽,聖上就擺出一副“我知道你想說什麽,但你想得到美”的表情,搞得韓仲文意興闌珊。
說起來,顧淮南如今的職銜稍微升了升,卻也只升到了正七品,依舊是個微末小官。
但誰都知道,他這個小官前途無量,每日接觸的不是當今聖上就是六部尚書,可稱得上是禦前新晉紅人了。
他是過的舒坦了,可有人卻見不得他過得好。
譬如李家那對不知廉恥的母子倆。李廷芳入獄對他們的打擊實在過大,李廷芳子嗣也不豐,只有那麽一個嫡子,還是個立不住的嫡子。拖了李廷芳的福,這位李公子從前不論到哪兒都有一堆人拍馬屁,久而久之他便養成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,尤其是對著顧淮南的時候,覺得自己天生高人一等。
可就這麽一個不入流的私生子,如今卻攀上了高枝兒,爬得飛快,叫人望塵莫及。興許是出於嫉妒,也興許是走投無路,這母子倆一直逮著顧淮南不放,想拉他下水。
顧淮南冷眼看著他們鬧了兩日,欣賞夠了他們的醜態,又找上了李家的族人,攛掇他們將家主搶過來。
顧淮南找準了一個死穴。李家可是大族,族長從前是李廷芳擔著,如今李廷芳倒臺,能搶則搶,幹什麽要繼續便宜李廷芳兒子?
李家又不是李廷芳一個人的。
顧淮南不出手則已,一出手。幾日過後,這對母子倆就再沒有還手之力。單單是李家那群喪心病狂的族人,也足夠這對母子倆折騰許久了。
折騰吧,最好一輩子不得安寧。
料理了李家母子,顧淮南才又聽說聖上打算買茶葉去齊國。
顧淮南他們都能看得出來,聖上對這次的茶葉貿易很是重視,畢竟科舉完了之後,肯定是要大肆封官的。這麽多的官員要養活,肯定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他們雖有陳家的錢解了燃眉之急,可以後那麽多官員的俸祿,總不能還靠著陳家,須得自力更生才行。
如何快速賺錢,就成了蕭瑾的心病。
然而欲速則不達,這批茶葉運進齊國的時候,竟連一半兒都沒賣的出去,徹底砸在手裏。
朝廷這回可是收購了不少茶葉,若是都賣不出去,那可就虧大了。
因為這事兒,蕭瑾急的嘴角都起泡了。
顧淮南跟馮慨之聽聞,不約而同地進了宮。
顧淮南是出於關心,馮慨之是過來湊熱鬧的。
蕭瑾一看到馮慨之,當即來了主意,點了馮慨之的名兒:“馮大人,不如此事交由你來處理?”
被點名的馮慨之後背一緊,不過他機警如他,立馬就想好了甩鍋的對象:“聖上,此事交給微臣只怕不好,不如找個有經驗的?”
“有經驗?誰?”
馮慨之撚須一笑:“陳疏材陳大人。”
作者有話說:
陳疏材:人在家中坐,鍋從天上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短短幾日, 夏國上下討論的都是科舉的事。
普通百姓也不過就是湊個樂呵,字兒都認不全,哪裏敢登門考試?也就唯有那些熟讀詩書的, 才升起了要去碰一碰的念頭。只是這考試也是頭一次, 誰也不知道屆時會有多少人參與,考卷難度幾何。
可不論如何,總歸還是個機會, 若是錯過了,誰曉得往後還有沒有這樣的機會?他們可都聽說了, 如今朝廷正是缺人的時候,一旦考中,必定能立馬授官。
反正不管肚子裏的墨水有多少, 這些人總覺得自己能考上,更有甚者, 已經想好了自己要去哪個衙門了。
對於寒門學子來說,這無異於是一飛沖天好機會。而對於先前捐錢的商賈以及五州等地的百姓尤其是商人而言,這驚喜來得更大。士農工商,這是他們不可逾越的鴻溝。如今自家子弟若是能高中, 便能徹底改換門庭, 這對商賈的誘惑無疑是巨大的。
為此, 蕭瑾在夏國商賈之中的地位迅速上升,就連新收覆的那五州之民, 也開始對這科舉期盼了起來。
以前在齊國, 可沒有這樣的好事兒呢。自從歸入夏國之後, 先是免了一年的徭役, 後又直接對他們五州才行開恩科, 這說明什麽?說明夏國皇帝看重他們!
只要當今皇帝器重他們, 那他們還愁什麽。原先準備溜走的商賈們也不願走了,在哪兒做生意?不是做生意呀,他們又不是什麽死忠之人,沒必要因為齊國就離開了自己的故土。
誰當皇帝,對他們來說不是一樣的嗎?
他們尚且如此,更有那些無緣參與此次科舉的商賈也潛移默化地被影響,甚至開始暗暗期待朝廷什麽時候再缺錢。若是再有捐錢的好時機,他們一定要捐,大大方方地捐,傾家蕩產也要捐!全捐了,沒準兒還會被授個伯爵呢。
因為這兩道聖旨,一連幾日,夏國百姓都在津津樂道。
不過這科考也不是誰人都能考的,娼、優、隸、皂不可參加科考,這是朝中一致商議出來的結果;盡管蕭瑾對商人沒有什麽歧視,但是張崇明幾個還是不同意商戶子參加科考,所以工商雜類一律也不得參加常試。
蕭瑾對此不是很滿意:“既然要考,便不該定身份,無論貧富農商皆可考試。”這是公平問題。
張崇明卻一直持反對意見:“士農工商,自古便有貴賤之分,當然要區分。”
蕭瑾表示這可忽悠不到他:“士農工商一開始提出來的時候可沒有貴賤之分,只是社會分工,正如管仲所言:士農工商四民者,國之石民也。”
張崇明竟然感覺有些欣慰,他們這位從不愛看史書的小皇帝,竟然也能文縐縐地說出這兩句了,實屬不易。
不過張崇明還是不同意就是了,“這是其本意不假,不過歷朝歷代發展下來,以四類區分貴賤也是不爭的事實。倘若工商皆本,與士大夫平起平坐,那還有多少人願意入仕當官兒?”
說一句更不好聽的話,水至清則無魚,倘若當官兒什麽都不能做,什麽也沒有,還有人願意當麽?
蕭瑾被繞糊塗了,一時間也沒來得及反駁他的話。
後來仔細一想才覺得不對。
他被張崇明給繞暈了,他要的只是考試的平等,又不是想取消士農工商之分,扯那麽多幹什麽?這個張崇明,實在是詭計多端。
不過好在他還有個恩試。
可這恩試卻也不是年年都考的,且上一次那些商賈也確實捐了不少錢,新收覆的五州民心不穩,尤其需要安撫,所以恩試中間對於身份的規定倒也不是非常嚴格。
若是嚴格的話,又豈能讓那些商人死心塌地替朝廷賣力?
夏國這番變動沒多久就傳到了其餘三國。
齊國皇帝忙著跟袁征鬥法,聽到這事兒的時候壓根沒當做一回事。
齊皇對蕭瑾深惡痛絕,因而抨擊道:“這些跳梁小醜又在準備新鮮玩意兒,看他們能折騰到幾時,能將夏國徹底折騰散了才好!”
齊國朝野內外也都是看笑話的心思。
論述真才實學,他們可是孔孟之鄉。夏國竟敢在他們眼皮子底下搞什麽科舉取士,笑話,能選到什麽好貨色?
燕國那邊卻覺得這法子聽著不錯,想要繼續觀望觀望,若是這回科舉辦的好,那回頭他們拿來用一用也無妨。
至於蜀國,蜀國這麽多年也是偏安一隅,視覺的此番新奇,但也不打算學。
這科考一事,蕭瑾交給了韓仲文。
禮部那頭還是有不少人能用的,鑒於韓仲文也是頭一次安排這樣的事,蕭瑾還將顧淮南也安排到他手下做事兒。
韓仲文提醒:“聖上,小顧他們如今可是工部的人,您將他調到禮部,是暫且調來呢,還是往後都在禮部?”
蕭瑾道:“暫且借你用用的。”
韓仲文沒料到會是這樣的結果,他以為,聖上十分看重顧淮南呢,原來也不過是嘴上看重啊。真要是器重的話,豈會讓他留在工部?
蕭瑾看出了他的意思,便道:“悔之聰慧過人,行事沈穩,朕打算把他放在吏部。”
若是可以的話,他恨不得直接把吏部尚書讓給他坐。
當初李廷芳下獄的時候,也就吏部那群人蹦噠的最厲害,為首的姜明更是了不得。這些事他可都記著呢,當時沒發作,不代表往後他不會追究。吏部那些人有一個算一個,他看著都不順眼,早晚是要大換血的。
蕭瑾說完,又吩咐:“這事兒你自己知道就行,別往外傳。”
韓仲文應下,心裏卻想著,您連讓顧淮南去吏部幹什麽都沒告訴我,我還能跟誰傳?
“這科舉一事牽扯甚遠,如今四面八方都盯著,丁點兒都不能出錯。考卷、考場、考官這些,都需提前謀劃部署,不能有紕漏。每一個參加考試的考生也都需出身清白,可別讓外頭的探子混進來了。諸事繁多,還請韓尚書多多費神。若有什麽拿不準的地方,隨時來尋朕。”
韓仲文連連點頭。
他肯定是不會客氣的,別說拿不定主意了。若是缺少人手,他一樣要找過來。京城的科舉之前,還有府試。兩場考試,意味著要準備兩撥人手,且常試與恩試考核的內容還不太一樣,恩試聖上欽點了算學,須得多加一門課。
韓仲文盤算了一下目前的人手,覺得夠嗆。
從蕭瑾那兒出來之後,韓仲文便開始忙起來了,不僅是他,整個禮部都開始忙得暈頭轉向了。韓仲文本來以為自己會手忙腳亂,不想有顧淮南幫忙後,許多事兒都化繁為簡了。
別看顧淮南年輕,處事起來卻十分老練,一個人可頂十個人用。
韓仲文自己用著高興,便想著從蕭瑾手裏把這個人才給要過來。結果要了幾次都沒要到,可把他憋屈壞了。
每次他都還沒開口說什麽,聖上就擺出一副“我知道你想說什麽,但你想得到美”的表情,搞得韓仲文意興闌珊。
說起來,顧淮南如今的職銜稍微升了升,卻也只升到了正七品,依舊是個微末小官。
但誰都知道,他這個小官前途無量,每日接觸的不是當今聖上就是六部尚書,可稱得上是禦前新晉紅人了。
他是過的舒坦了,可有人卻見不得他過得好。
譬如李家那對不知廉恥的母子倆。李廷芳入獄對他們的打擊實在過大,李廷芳子嗣也不豐,只有那麽一個嫡子,還是個立不住的嫡子。拖了李廷芳的福,這位李公子從前不論到哪兒都有一堆人拍馬屁,久而久之他便養成了不知天高地厚的性子,尤其是對著顧淮南的時候,覺得自己天生高人一等。
可就這麽一個不入流的私生子,如今卻攀上了高枝兒,爬得飛快,叫人望塵莫及。興許是出於嫉妒,也興許是走投無路,這母子倆一直逮著顧淮南不放,想拉他下水。
顧淮南冷眼看著他們鬧了兩日,欣賞夠了他們的醜態,又找上了李家的族人,攛掇他們將家主搶過來。
顧淮南找準了一個死穴。李家可是大族,族長從前是李廷芳擔著,如今李廷芳倒臺,能搶則搶,幹什麽要繼續便宜李廷芳兒子?
李家又不是李廷芳一個人的。
顧淮南不出手則已,一出手。幾日過後,這對母子倆就再沒有還手之力。單單是李家那群喪心病狂的族人,也足夠這對母子倆折騰許久了。
折騰吧,最好一輩子不得安寧。
料理了李家母子,顧淮南才又聽說聖上打算買茶葉去齊國。
顧淮南他們都能看得出來,聖上對這次的茶葉貿易很是重視,畢竟科舉完了之後,肯定是要大肆封官的。這麽多的官員要養活,肯定是一筆不小的開支。他們雖有陳家的錢解了燃眉之急,可以後那麽多官員的俸祿,總不能還靠著陳家,須得自力更生才行。
如何快速賺錢,就成了蕭瑾的心病。
然而欲速則不達,這批茶葉運進齊國的時候,竟連一半兒都沒賣的出去,徹底砸在手裏。
朝廷這回可是收購了不少茶葉,若是都賣不出去,那可就虧大了。
因為這事兒,蕭瑾急的嘴角都起泡了。
顧淮南跟馮慨之聽聞,不約而同地進了宮。
顧淮南是出於關心,馮慨之是過來湊熱鬧的。
蕭瑾一看到馮慨之,當即來了主意,點了馮慨之的名兒:“馮大人,不如此事交由你來處理?”
被點名的馮慨之後背一緊,不過他機警如他,立馬就想好了甩鍋的對象:“聖上,此事交給微臣只怕不好,不如找個有經驗的?”
“有經驗?誰?”
馮慨之撚須一笑:“陳疏材陳大人。”
作者有話說:
陳疏材:人在家中坐,鍋從天上來。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